Search



最近在複習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
最近在複習 Buffett Partnership letters,讀到 1961 特別值得分享

---------

-指數已經被證明很難打敗,1946-1960 我選了可以與指數比較的 38 檔基金,其中 32 檔輸指數

堯: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波克夏剛揭露的 Q4 持股有兩檔指數,但我想那個金額應該不是巴菲特買的。關於指數前陣子寫了這篇(https://reurl.cc/0zLoyK)

-我的三種投資方式:general、work-out、control。這三者佔投資組合的比例在某種程度是預先計畫好的。在 general 這個類別,我們對所投資的公司之政策與做法沒有什麼意見。這種投資我們也不會預期價格與價值什麼時候會回歸。過去幾年,這是我們最大量使用的投資方式,比起其他兩種模式,我們在這裡賺到最多錢。我們通常會配置相當大的部位(5-10%) 在 5-6 家公司,另外 10-15 家配置少量的部位...我們所投的每家公司都有足夠的安全邊際,這些公司加起來成為一包非常安全且有上漲空間的組合。在這類的投資,我們通常在買進價格上做得比賣出價格好得多,我們以私人願意買進該公司的價值去做這些公司的評價

堯:這裡有幾個重點。巴菲特這一時期投資想法很多,可以看到他其實蠻分散的(光在 general 裡就如此)但他其實是以整包資產去做考量,這一包資產他覺得夠安全又有上檔空間。所謂的不要賠錢應該是站在整包資產來看,而非單一個股

-但就算因為某樣東西很便宜,不代表這東西就不會跌。在市場突然的大跌下,這包資產在很大程度上跌幅會與指數一致。長期來說,我覺得整包資產會打敗指數。而在像 1961 這樣大漲的年(指數漲 22.2%)這種投資方式是三種投資方式中表現最好的。當然,這在下跌的市場也是最脆弱的

堯:我有點震驚,發現我過去的理解不完全正確。我過去一直以爲巴菲特說他在市場下跌時能做得更好,是因為他選的投資標的下檔都有保護(當然我猜這一定有)。但就上面來說,巴菲特覺得他能在下跌市場做得更好,是因為他有 work-out 和 control...啊啊啊

-我的第二種投資方式是 work-out(基本上就是套利)我們多少能預測這類型投資的風險、上檔與時程。這類投資提供穩定的報酬,在很大程度上與指數的表現沒什麼關係。在任一時間,我們通常持有 10-15 家這類公司。我可能在這部分使用一些槓桿,會在整體淨值的 25% 以下。在無槓桿的情況下,這類型的投資大概提供 10-20% 的報酬

堯:幾年前我跟 Charles 學長聊天有討論套利,我們的結論是越來越難做。在低利率時代,這類套利的回報已經很難達到 15-20% 的水準,風險報酬比已經下降。但我最近是蠻想重新研究這類手法,我不知道過去台灣一年大概有幾件套利(巴菲特每一時間點都有 10-15 家感覺蠻多的),平均獲利能在多少,我有空來統計一下,如果有人有資料也歡迎提供。會有興趣也是提前做準備,擺現金也許不如擺一籃子套利

-我最後一種投資方式是 control,要嘛我直接控制公司,要嘛我持有大量股份去影響公司決策。這類投資一定要以好幾年的尺度來評價,任何特定一年可能全無表現

堯:巴菲特接著舉 Dempster 的例子。我猜他投資早期一定是關注非常小型的公司,Dempster 只有 150 位股東,巴菲特持有 70%(大略估算一下,市值可能落在 200 萬左右)...我猜他開始想 control 大概就是在創業的前三年,真的是天才

-規模會影響績效嗎?在我們買的一些股票(小型股)規模較大我們會買得較貴,但如果我們買的公司本身大一點,規模的影響不會太大。在我們這個階段,規模大概就是影響 work-out 和一些 generals 吧。但另一方面,Sanborn Map 不可能在我們只有小規模的時候辦到(1959 第一次入主的公司)在 control 這個領域,機會隨著規模而增加,因為競爭者變少加上大規模的公司股全不集中的可能性增加...所以規模到底會不會影響我們的報酬率?我想要看我們在哪個市場吧。我要說,如果我們 1960-1961 管理比較小的規模,我們的成績不會更好

堯:除了天才,I have nothing to add。我也不能完全體會,我的 size 跟他當時完全不在同一個等級

-我相信在一段長時間下,道瓊指數報酬率大概會落在 5-7%

堯:前陣子跟 Eason 絞盡腦汁在想為什麼巴菲特當初設的 hurdle rate 是 6%,Corner of Berkshire 這篇有相當多的猜測(https://reurl.cc/e5qx27)但我想就是上面這個原因,因為他在這個時間點預期道瓊指數報酬率大概會落在 5-7%,所以他選了 6%...很有意思的是,我這次讀才發現巴菲特不是一開始就用 6/25,他在前一年的中報提供他當時給的三個條件:6%/33%、4%/25%、0%/(1/6)...然後以事後來看,道瓊指數 1960-1969 的報酬率是 7.7%,也沒有脫離他預測的太遠

-如果市場一年跌了 35-40%(我覺得在未來十年有相當大的概率,但沒人知道哪一年...事後來看 1973-1974 發生了,雖然時間點晚了一些)我們大概會跌 15-20%

堯:為什麼他可以這麼精確講出 15-20% 這個數字,我想就是因為這就是 generals 部分的跌幅。假設 generals 占他的投組 50%,就會是這樣的數字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謙虛學習投資知識 快樂分享投資理念 阿堯投資筆記部落格 http://joey980161.pix
View all posts